林中来信67|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体病毒
9 分钟 郝海龙

林中来信67|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体病毒

他们的欲望已经被病毒给激发出来了。

1

银行抢劫案是很多影视作品的题材,像我这种常看犯罪题材作品的人随口就能说出几部(不信可以看看《局内人》《抢银行指南》《纸钞屋》)。就算从未有过作恶的想法,大部分人聊起抢银行的故事也难免血脉贲张,毕竟在这个世界上,除艺术家之外,智商高的人也享有一些特权,能完成银行劫案并全身而退的人总是智力超群(体力通常也不差),让人情不自禁地欣赏他的杰作,忘记所谓的杰作其实是在犯罪。再加上这些犯罪通常是虚构的,我们欣赏起来也能毫无心理负担。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当今生活中的银行劫案往往没什么人关注。当我和朋友聊起上周在山东泰安发生的银行抢劫案时,很多人都只是约略听说,甚至不知道劫匪在现场就被狙击手击毙。

当然,这种漠不关心也属正常。这几年疫情让人身心俱疲,再大的新闻也很难让人兴奋,更何况今时今日发生在中国的银行劫案很难激发我们的肾上腺素:在天眼和各种安保系统的加持下,结局早已注定,故事必然无聊。

这让我想到了一位大学老师,他每年都会开设一门广告营销相关课程,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,其作业经常不按套路出牌。比我低一级的学弟学妹的作业之一就是设计抢银行计划,目标是我们学校附近某家支行。学弟学妹找我来诉苦,我却只恨自己不能把这课再上一遍。

我有这个想法并不是因为我很擅长抢银行,而是因为我自认为很擅长以此为主题设计一个有趣的计划,这个计划不可能被真的实施,那么可执行性就不是第一考量,重要的是点子新颖,抓人眼球。平心而论,就算在当时的安保条件下(十几年前),想抢劫一家城市繁华地段的银行,也几乎不可能。

以我对过往银行劫案的了解,真正能成功的一般只有三种方式:

本文为会员专属内容,在籍会员可在登录后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