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中来信82|动机:论心不论迹?
9 分钟 郝海龙

林中来信82|动机:论心不论迹?

或许「天下无不是之父母」是一种东亚父母的集体无意识,正如「久病床前无孝子」也是东亚子女的集体无意识一样:你作为我的父母,以「为我好」为名肆无忌惮地伤害我,我作为子女也以「心意到了」为理由放弃抢救。

1

最近两周,我成了家里唯一健康的人,自然也成了照看孩子的主力,难免想到一些与上一代人相处时的场景。或许是一种对危险的预警机制,最极端的负面情绪往往最容易被相似的情境触发。伤感袭来,思考无能,勉力镇定之后,才隐隐从情绪的缝隙中看到「我的出发点是好的」几个字。

凡事先考虑动机可谓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东亚文化的优良传统。原本教育孩子有善心、做个好人是朴素人文教育的根本,他日孩子长大成人,真能满腔热血一心向善,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,也是这种教育最大的成功。但问题在于,如果我们习惯了在任何时候都论心不论迹,就很容易将这种本该律己的品德施于他人,也很容易以此作为狡辩的借口。

如果你讨厌某人,但他的所作所为又着实无可指摘,那你至少还可以说他没安好心。郭嘉死了,曹操痛哭——这证明了他的虚伪,因为他打心眼里根本不爱惜这位谋士。这种指责多么方便。有人信吗?世界那么多人,总有人信,于是就算这个行为本身没什么问题,他还是在大家心目中变坏了一点点。

再比如「久病床前无孝子」。在被孝道统治这么多年的国家,为什么这句话还能被广泛接受呢?原因很简单,「百善孝为先,论心不论迹」,你心意到了就行了,实在伺候不动,老人生死有命,周围的人也不会因此就觉得你真的不孝,否则万一他们的父母病了,该怎么迎接你的鄙夷眼神?

当然,单独看个例,要对伺候在病榻旁已经精疲力竭的子女,提出任何更高的要求都是无耻的。但如果一个民族整体接受这种思维,那么这里一定不会有完善社会养老制度,也不可能集聚足够大的社会力量去推动建设这种养老制度。

本文为会员专属内容,在籍会员可在登录后继续阅读